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爱心食堂”让老年人感受“幸福味道”
近年来,昆明市安宁市金方街道通仙桥村民小组党支部通过“政府补助+集体+企业”的方式,积极探索“居村养老、养老无忧”农村养老服务模式,打造老年幸福食堂。
中午时分,老年幸福食堂饭菜飘香,90多岁的老党员袁富自带餐具,准时走进食堂。在餐桌前坐下不久,食堂党员志愿者把热菜热饭端了上来。“现在政府好了,开办老年食堂,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问题,子女外出务工也不用为我操心了。”通仙桥村小组有75位60周岁及以上老人,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,老人的子女大多在外务工,平时一日三餐都是草草解决。幸福食堂建成后,村里老人每天2.5元就可以吃到一顿卫生可口的饭菜,切实解决了村里老人吃饭难的问题。
“这么好的食堂,我们能吃多久?”叫好的同时,村民也有这样的疑问。有的老年人表示村小组本身没有固定集体收入,可以降低餐标,他们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。“开弓没有回头箭,既然已经是两荤两素了,标准只能高不能低。”这是通仙村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心声。运营至今,老年食堂在不减餐标的情况下,靠“政府补一点、村里贴一点、慈善捐一点、个人掏一点”维持正常运行。
通仙桥村小组村老年幸福食堂能够正常运行,村小组党员干部功不可没。有经营农家乐经验的党员何绍芬,在老年食堂的运营问题上显得“斤斤计较”,为了买到质量好价格低的食材,她带领村民代表开展市场调查,几家比价才下单购买。她早上六点和村民代表开车到批发市场采购新鲜便宜的蔬菜,工作人员休息的时候她还得挑起厨师重担。为保障工作人员每周休息一天,村党总支书记杨克磊、村委会副主任杨国庆带头到老年食堂轮流帮厨。为支持老年食堂工作,一些村民自发将地里的蔬菜无偿捐赠给老年食堂。
老年食堂严格把控食品安全,选择与专业正规的配送公司合作,定时定量配送保证食材的新鲜度,并建立食品进货台账,让食品来源可追溯。同时,联合市场监管部门,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模式,确保幸福食堂食品安全。此外,开展健康膳食指导服务,实现一周菜单不重样,针对老人健康状况和特殊要求提供个性化饮食服务,确保在符合食品安全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营养餐点。在吃饱、吃好的基础上,村党总支还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到“老年幸福食堂”开展志愿活动,帮老人理发、剪指甲、量血压,提升老人幸福感。
小食堂,大民生。在下一步工作过程中,通仙党总支将积极整合调动辖区资源,探索“幸福食堂”长效运行机制,真正把群众的“幸福食堂”建设成为老年人的生活乐园,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安宁市金方街道党工委 供稿 供图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北方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